一、概述
园林景观区域一般由不同植物类型划分,它们可能是草坪、灌木、树和花园床等。每个植物区其作物需水ET值不一样,在评价灌溉总量时要考虑系统设计流量。
二、选择合理灌溉方式
现代精品园林要求植物配置多样化,从景观美学角度配置花、草、树木(乔木、灌木)、绿篱。单一的草坪、单一的树木,等传统的绿化已不能满足城市美化要求。精品园林必须根据不同植物需水要求配置多样化灌溉技术:喷灌、滴灌、微喷、涌泉灌。
草坪采用喷灌,散射、旋转喷头有机结合(选配多种喷嘴,选配有景观效果的旋转喷头),以满足植物需水为主,适当考虑景观效果;花卉、绿篱、灌木采用滴灌(滴灌带或滴灌管)或微喷;树木采用滴灌、涌泉灌。
三、优势及特点
1.适合于草坪灌溉的喷灌技术
管道输水、全面积湿润,适合于草坪根系分布特性,易于满足草的需水要求。用水效率可以达到85%。与传统大水漫灌比,可节水40~50%。但仍有无法控制的漂移损失及难于控制的深 层渗漏损失。
2.适合于花卉、树木、灌木、绿篱生长的微灌技术
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,将有压水输送并均匀地分配到田间,通过灌水器(微 喷头、滴头)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。
3.微灌技术的优点
1)微喷
流量比滴灌大,比大喷头小。喷洒出的水滴比大喷头小,对幼苗的打击小,雾化好,易于产生田间湿润小气候,利于树木苗圃幼苗及花卉生长。
2)滴灌
流量小,节水(90%以上),节肥(70%)。易于少量、多次、精确灌溉、施肥,满足树、绿篱、花卉的需水、需肥要求,提高生长质量。易于实施灌溉自动化,节约管理成本、降低劳动强度。
4.微灌技术的缺点
造价高、易堵塞、对水质要求高、管理及维护相对较难。
四、系统结构
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、首部枢纽、管网和喷头等组成。
1.水源
自来水、河湖水、中水。
2.首部枢纽
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,并对水进行加压、水质处理、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。一般包括动力设备、水泵、过滤器、施肥器、泄压阀、逆止阀、水表、压力表,以及控制设备,如自动灌溉控制器、很恒压变频控制装置等。首部设备的多少,可视系统类型、水源条件及用户要求有所增减。当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满足不了喷灌工作压力的要求时,可建专用水泵站或加压水泵 室或依托山地等有利地形设置专用高位水池,有时可在自来水管路上加装一台管道泵即可。
3.管网
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配到所需灌溉的草坪种植区域。由不同管径的管道组成,如干管、支管、毛管等,通过各种相应的管件、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连接成完整的管网系统。现代灌溉系统常用的塑料管有聚丙烯管(PP-R)、高密度聚乙烯管(HDPE)等。它们的承压力随管壁厚度和管径不同而异,一般为0.4~0.6Mpa,而地埋喷灌供水管的内水压力常常达到 0.6Mpa级或1Mpa级,在选用时要予以注意。
硬塑料管的优点:耐腐蚀,使用寿命长,一般可用20年以上;重量小,搬运容易;内壁光滑、水力性能好,过水能力稳定;有一定的韧性,能适应较小的不均匀沉陷。缺点是:材质受温度影响大,高温发生变形,低温变脆;受光、热后,易老化。
五、设计注意事项
1.片面强调灌溉系统的景观效果,将多种性能完全不同的喷头安装在同一灌水区;
2.盲目追求壮观,将灌溉区划分过大,同时启动的喷头数量过多在有的项目中;
3.为降低成本,减少喷头数量,使喷头布置间距过大按照喷灌设计规范要求,喷头的间距应为射程的0.9~1.2倍,其核心是为了保证喷洒均匀度。若为了减少投资。一味拉大喷头的布置间距就会对灌水效果产生很大影响;
4.对灌溉系统自动控制缺乏正确认识,园林绿化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不断提高,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灌溉系统管理水平的。
冀公网安备 13050902000062号